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。近几年来,东台地区不断总结和推广适合蚕农省力化养蚕的实用技术,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全市桑园面积10万亩,年发蚕种29万张,产茧24万担,平均张产40公斤,上茧率达93%,解舒率73%,茧丝净度93.7分,现将其大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:
1、合理调节温湿度。第4、5龄期目的温度分别为24—25℃、23—24℃,干湿差分别为2.3—3℃、3—4℃;低温阴雨的天气,蚕室内要通过升温及雨止后及时开门、开窗等措施,设法降低湿度,调节温度。在遇到秋期高温干燥时,应采取蚕室屋面、大棚棚顶遮盖草帘、蚕室内外喷洒井水、放稀蚕匾等降温措施,营造适应蚕儿生长发育的目的温湿度。
2、保持适度稀放。合理密度是蚕儿健康发育的前提。盛食期每张蚕种最大面积4龄期达14m2(10菲)、5龄期达35m2(45菲或10张1.3×3米编织布)。蚕头过稀,易造成踏足叶,浪费桑叶,也易引起蚕头大小不齐;蚕头过密,易发生蚕爬蚕引起创伤,增加感染蚕病的机会。
3、坚持良桑饱食。优良桑叶是蚕茧优质高产的基础。大蚕期叶质要求桑叶成熟度高,无嫩叶、老叶、虫口叶等。采叶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和傍晚为宜。4龄期用完三眼叶,5龄期使用条桑育。条桑采伐后用拖车快装快运,并立放在室内无风阴凉处,上盖干净湿布,贮叶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,贮桑场所坚持每天用0.5%的漂白粉液消毒一次。给桑时将条桑枝条一颠一倒按顺序排列,每天给桑三次,每次喂足,吃光就喂,见白就补。
4、加强通风换气。大蚕通风是高产的关键,目前普及的免除沙技术,使得蚕室内或大棚内空气更易混浊。常言道:“大蚕靠风养”,就是要求蚕室开门开窗,形成空气对流,晚上低温时适开门窗并注重加温换气,白天大棚两侧底部棚布向上掀起50cm,以便于通风换气。否则,蚕儿食欲差,易导致蚕儿体质下降,发病率增加,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。
5、狠抓防病防毒。大蚕期做好防病防毒工作是提高结茧率和蚕茧上茧率的重要措施。
首先抓好防病消毒关。起蚕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,如发生僵病则每天消毒一次;4龄期和5龄前3天每天使用一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,防止病毒病;为防止蝇蛆病的发生,从第4龄起添食500倍或体喷300倍灭蚕蝇药液,并配齐纱门纱窗,大棚两头及两侧底部50cm要设置防蝇网。灭蚕蝇添食方法:2毫升灭蚕蝇加1公斤水,搅拌后喷10公斤桑叶,边喷边拌,使药液分布均匀,稍干后喂蚕,并要做到现配现用。体喷法:1毫升药剂加水0.6公斤,待蚕座内桑叶吃光后,在给桑前,将药液均匀喷洒在蚕体上,注意用药6小时内不能使用新鲜石灰粉和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。灭蚕蝇使用次数:4龄盛食期使用一次,5龄第2、4、6、8天(见熟时)各使用一次;为防止细菌病的发生,在4、5龄饷食时添食氯霉毒,5龄期氯霉素与灭蚕蝇错开隔天使用,中午添食。氯霉素配制方法:一支2毫升药剂加水0.5公斤,拌5公斤桑叶,一旦发生细菌病,则配制浓度较高的药液,即1支2毫升氯霉素加0.25公斤水喷2.5公斤桑叶,连续用药三次,以后每天一次,直至控制为止。